文章詳情
《細胞》重磅:破解癌王奇跡幸存者秘密!胰腺癌作為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大多患者發(fā)現即晚期,且復發(fā)率也很高,因此被稱為「癌中之王」。不過這么兇險的一種疾病,依然是能有少數幸運兒達到5年生存的臨床治愈標準的。同樣是胰腺癌,為什么他們能活的這么長?
“癌王”長期生存的秘密 2019年,國際頂尖期刊《Cell》發(fā)表了一項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德克薩斯南方大學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聯(lián)合發(fā)現:腫瘤微生物的差異會導致不同患者免疫反應差異,從而影響患者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 MD 安德森癌癥中心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同事探索了長期存活患者與短期存活患者腫瘤中的細菌差異:結果發(fā)現:菌群多樣性更高的那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9.66年,而菌群多樣性較低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只有1.66年。 具體來說,在長期生存的患者腫瘤中,成熟的CD8+ T細胞明顯多于短期生存患者的腫瘤,攜帶殺腫瘤作用的顆粒酶B的細胞也更多。而這兩種細胞的組織密度都與腫瘤微生物的多樣性有緊密關系,特別是CD8+ T細胞的數量,與假黃色單胞菌、糖多孢菌和鏈霉菌明顯正相關。
(長期生存的患者腫瘤中,成熟的CD8+ T細胞更多,表達顆粒酶B的細胞更多)
腸菌竟可影響腫瘤微生物 MD 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通過試驗證明:腸菌移植可以極大程度的改善腫瘤微生物環(huán)境,進而影響患者生存期。 研究首先比較了三名手術患者的腸道、腫瘤和鄰近組織中的細菌,結果發(fā)現腸道微生物群會出現在腫瘤中,這意味著,腸道細菌是可以在胰腺腫瘤中定植的。換句話說,通過腸菌移植改變腫瘤微生物,行得通。而這種影響有多大呢? 當研究人員將晚期癌癥患者的腸道菌群移植到小鼠體內,發(fā)現移植后,改變了70%以上的腫瘤微生物群。
腸菌移植,延長生命的新途徑 隨后,研究進一步證實了:腸菌移植可以助力腫瘤治療。研究人員將來自晚期胰腺癌患者、存活超過5年且無疾病跡象的患者和健康對照者的糞便菌群移植到小鼠體內,在腫瘤產生五周后:
免疫分析顯示,接受來自長期存活者的腸菌移植的個體具有更高的CD8陽性T細胞數量和更大的CD8陽性T細胞活化。
腸菌移植:可針對多癌種發(fā)揮作用 肺癌:法國的Guido Kroemer教授與Laurence Zitvogel 教授的團隊發(fā)現,當患者使用抗生素后,PD-1/L1藥物的治療效果就變得很差。通過對肺癌患者的取樣分析,研究人員發(fā)現免疫免疫治療無效患者,體內缺乏特定細菌。并通過另一項試驗驗證這種細菌對于PD1免疫療法的重要性。 乳腺癌: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糞便菌群與健康對照組相比α多樣性顯著降低。同時,動物實驗表明益生菌可以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群,達到預防乳腺癌的目的。 胃腸道癌:研究證實胃癌的發(fā)生與幽門螺桿菌和某些口腔微生物有關,結直腸癌患者和健康個體的糞便菌群存在明顯差異,糞便移植可以改變這種菌群狀況。 肝癌:肝臟通過門靜脈與腸道微生物群聯(lián)系著,并接受腸源性內毒素,因此慢性肝病和肝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臨床研究發(fā)現,糞便移植可以用于恢復晚期肝硬化患者抗生素誘導的微生物失調,提高認知能力,改善生活質量。 黑色素瘤:研究表明,兩種不同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小鼠體內黑色素瘤的生長及其對PD-L1免疫治療響應具有顯著差異,將應答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的糞便轉移到小鼠體內可以提高免疫治療的效果。通過FMT移植健康的腸道微生物來增強黑色素瘤患者的抗腫瘤免疫能力,目前已經在臨床治療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眾多癌癥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腸道微生物移植或許可以提高免疫治療反應,逐步實現癌癥靶點治療。當然,目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確定那些對克服腫瘤免疫治療耐藥性至關重要的特定微生物,并研究其中的生物學機制。
腸菌移植:化“糞便”為“良藥” 腸菌移植(FMT),同時被稱為“糞菌移植”或“腸道微生態(tài)移植”,通過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正常功能的腸道菌群,實現對腸道內外疾病的治療。 腸菌移植步驟包括:提取健康人群貢獻的一份糞便樣本→將糞便樣本進行糞菌分離、提純處理后,得到腸菌懸液→將獲得并處理好的腸菌懸液,通過鼻腸管等方式移植到患者體內。 看似簡單的操作,實際上并不簡單,挑選合格的供體樣本各方面都要完美,貢獻者要經過問卷篩查、當面篩查、醫(yī)學檢驗篩查,甚至還有心理篩查等層層篩選,從身體到心理都要做好全面的評估才能達到供體標準。
腸菌移植,優(yōu)勢明顯 適應癥廣:除了輔助癌癥治療,腸菌移植在治療兒童自閉癥、糖尿病、肥胖癥、抗生素相關腹瀉、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便秘、病毒性肝炎等方面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療效確切:對于慢性難治性疾病,即藥物治療或其他治療效果無效者,仍有較高的有效率。 副作用少:2019年,國家《生物醫(y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將腸菌移植列為中低風險生物醫(yī)學新技術,目前國內尚未有腸菌移植嚴重并發(fā)癥的報道,未見特殊不良反應。 療程短:多數疾病治療1-3次即可,少數慢性難治性疾病可酌情增加療程。 到目前為止,使用腸菌移植治療癌癥及各類疾病的研究越來越多,為這種新型治療方案提供了很多振奮人心的證據,也展示了研發(fā)新型微生物治療技術的無限潛力。腸菌移植通過將“健康菌群”輸注到患者腸道內有效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減少“毒素”的產生和吸收,緩解癌癥癥狀,并且具有提高腫瘤免疫治療效果的作用。 腸道微生物與癌癥的關系為癌癥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這些積極的試驗和嘗試,將逐漸為微生物治療領域的許多開放性問題提供答案,最終可以幫助醫(yī)學充分了解腸菌移植在疾病治療中的價值和位置。 上一篇: 揭露癌癥轉移“真兇”,晚期治愈不再難!
下一篇: 放療后腹瀉不停、腹痛難忍?糞菌移植有奇效
|